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推荐】

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5篇

【篇一】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

一、孔子的宗教观

1、孔子的学说是否是一种宗教学说

冯友兰先生说:对于自然,总要有所理解;
对于自然,总要持一种态度。宗教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态度。有些宗教认为宇宙有一个最高主宰者,称为“帝”、“天”。孔子对宗教的态度,看起来似乎是犹疑的,其实不然,孔子曾在《论语》中多次提及到过“天”,有些地方直接提到“天”的就有十九条之多,所以他的学说中肯定是有宗教观点存在的。其中有两个观点可以说明:一个是“天人之学”、另一个是“鬼、神”之说。

在天命观中有许多例子,如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轻侮圣人之言。”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懂天命因而不敬畏,不敬重地位高的人,轻侮圣人的言论。”

“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者,大人是社会的统治和管理者,“圣人”是个人所信奉的权威,“圣人之言”是圣人所说的话。

在鬼、神论中有,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季路向孔子请教如何服侍鬼神的问题,孔子不仅拒绝回答而且把“事人”看得比“事鬼”更为重要,这显然出乎季路的意料于是追问孔子对死亡的看法。孔子用同样的方式以“焉知”拒绝讨论。

从而可以看出,孔子的宗教观是他敬重自然的天但他不信鬼神,他更在乎的是事人而非事鬼,他追寻的是一种自然规律,在其规律中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具体阐述孔子对“鬼神”的认识

对于当时来说宗教仪式是很普及的,神职人员的增多而增加,迷信活动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此影响,“孔子为儿嬉戏,长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这就说明孔子小时后就已经开始学做祭祀的礼仪了,但是对于来自远古社会的鬼神迷信思想并没有盲目的接受。他不但自己“ 不语怪、力、乱、神”《述而》更不愿意他的学生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
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说苑·辩物》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觉吗?孔子回答说:“我想说死人有知觉,担心孝子贤孙身前不侍奉好活人,死后祭祀隆重把希望寄托到死人身上;
我想说死人无知觉,鬼神不存在,又担心不肖子孙天不怕地不怕,无所顾忌,甚至有人连死去的父母都不能以礼葬之。端木赐,你想要知道是否有鬼神,死后就会知道的,那时也不晚。”

从以上的例证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建立在死人后有知认识与以往的鬼神观念不同,他更注重对血肉之躯的人的重视,表明了以人为本的宗教观。“未知生,焉知死”、“以鬼不为神”、“自古皆有死”《颜渊》也都说明其不迷信鬼神,不寄希望在“来世”,他真正懂得了死亡的真实性,从而承认了生命的有限性,所以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应该关注的是活着时的“人事”而非死后虚无的鬼神。也许有人会认为既然孔子不迷信“鬼神”那么他为什么有那么注重葬、祭祀之礼呢?他不信鬼神,他认为祭祀是一种孝,“孝”是子女对父母的行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就是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它,这是献媚。祭祀是对父母和祖先的纪念和感激方式,所以应该诚敬。孔子把葬祭之礼作为一种叫化手段,其弟子曾子就已明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其意思就是说要慎重的对待父母的死亡,追远代的祖先。孔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这就使传统的宗教伦理实现了向现实的为世俗伦理的转变,从而使人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也就是说,孔子把宗教礼仪从鬼神的需要和支配转变为人的需要和自觉,成为人的心理和社会关系的调节手段。

3、孔子的天人之学

⑴孔子对“天命”与“鬼神”的不同的认识

恩格斯曾说过:“一切宗教都不过受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在历史的时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种总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5页。)这就说明世界上是存在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自然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天命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然而鬼神产生的基础则不同,鬼神往往产生于“梦”这一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精神活动,他只是人的一种幻想,或是产生于人对死亡的恐惧从而产生的幻想,但这些幻想带给人的实际影响是有限的,所以由此产生的“鬼神”也就难以求证了。孔子存天远鬼神的态度,实际上就是由这两种观念产生的基础不同基础决定的,即“天命”有部分现实存在的基础,而“鬼神”侧很飘渺。

⑵孔子保留使用“天命”,强调“知命”和“畏天命”

传统的“天”或“天命”是神秘的,至上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孔子之前本是具有无神论倾向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而孔子却以他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对天命可知的见解:

子曰:“吾十有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顺耳,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在其整个过程中,“知天命”是

关键的阶段,只有“知天命”之后,才能“顺耳”,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进入自由境界。这就如前所述,孔子所言之“天命”,并非人格的上帝的命

令,而更接近于“规律”或“使命”的意义,比寻具有较高的学识、智力水

平和人生历练才能达到。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学说中“命”有两种含义一

种是“死生有命”,就是所谓的命定论即明以及受制于客观环境而被归结

为前定者。这是不可知亦不可支配的,但是能够知其不可知。而另一种含义

是“天道性命”或“性与天道”之命,连接“性”与“天道”的就是命。“知天命”就是知这个“命”。命即天道,仁即包含在性中,故知命即所以之仁。仁的自觉是人的自我超越。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义知人也。”(《尧曰》)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为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畏天命”是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一种神圣 的宗教情感,也受人类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警觉,要时时警惕自身的行为,得到自然界的“恩惠”。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但绝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从心所欲”之欲是“我欲仁,斯人致以”之欲,“不逾矩”之矩便是天命的最高原则。而“随心所欲”之欲则是满足贪欲而任意掠夺、破坏自然,残害一切生命,就是违反了天命,就会招致自然界的惩罚。“畏天命”是以“知天命”为前提的,只有知其可畏,才能自觉地爱护自然界的生命,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这是衡量君子人格的标准。

⑶天的四种含义

第一种是之人格化的天:

如: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第二种是指自然界即“自然之天”

如: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

子贡曰:“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第三种是指不可改变的命运即“命定之天”

如: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第四种是从价值上说的,即所谓“义理之天”。

如:

子曰:“天生徳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论语﹒子罕》)

在上述四种含义中,第一种是西周以来的宗教神学观念,保留在孔子的思想言论中,这是不可否认的。第二种含义即自然之天与第一种含义是直接对立的这是孔子时代关于天的意义的一个大变革,可谓古代的一次宗教革命。第三种含义是在第二种提出天即高且大的自然界,天的意义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但仍保留了某种神圣性,这是最值得关注的。第四种含义是孔子关于天的学说的核心所在,最富有创造精神。这也是孔子为什么成为儒家创始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4、孔子关于仁的学说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中有五次向孔子求教,其中有三次问仁,两次问知。孔子的此次回答最为简洁,并使用了“人”的全称概念。“爱人”这个概念虽然说出来很容易,但在当时提出来时候你不容易的,我们都知道,在“鬼神”或“上帝”的观念产生之后,在相当长时间的时间内,人一直超人住在的附庸。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的权利也被认为来自神授,即所谓的“帝”或“天子”,在当时这些所谓的“帝”或“天子”地位随之很是神圣不可冒犯的,普通的民众不仅没有个人的独立的人格和人权,甚至不被视为熟人的存在。有考证认为,“人”的概念曾长期被少数贵族阶层所专用,而且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这也就是说,在孔子之前,作为“人”出现的概念一直以来都是不完整的,相当一部分人是不被当人看待的,当然也就不会产生人爱的认识。到孔子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在大部分奴隶已经解放的情况下,给人类从总体上进行自我认识进而达到自我觉醒创造了条件。孔子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在加之他很关注民众生存状况的思想家,就率先利用了这样的条件。

子张问仁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敏、惠。公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如何?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人!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以上这些都具体阐发仁的内涵的论述,都是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和宽以待人的主张,是爱人的具体表现。

对鬼神的敬而远之,是孔子仁道思想的进一步延续,如同孔子所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篇》)

这就说明现实仁爱是一个由近而远的过程,首先是对父母的孝,其次是对兄弟的友爱,再次是对朋友的言而有信,然后再将此心推及天下,达到博爱。一般人只做到孝和慈,是对父母的孝和对子女的慈,就已经是仁爱的表现了。但实现仁爱的最高境界必须有一个由近至远的过程,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子女都做不到,就无从谈兼爱,同样一个人连活人的事都做不好,就更不应该谈及鬼神之事。如果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已不惜牺牲未来的利益为代价,就会受到鬼神的惩罚。因此可以说对鬼神的敬而远之,正是仁道在时间上的一种延伸,由现实有到未来。儒家思想也因此有了弹性,更有了包容性,也更具有了宗教的价值。

二、孔子的宗教思想对中国哲人的人生影响

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孔子及其学说往往是舆论的中心议题之一。有些学者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有些学者有持支持的态度,这些争议往往是有孔子的礼学所引起的,大家都对孔子的礼教产生很大的 争论,但对于孔子的宗教思想却是一致的赞成,这证明了孔子的宗教观是值的认可的。以下几位学者都对孔子的宗教观进行过研究。

1、陈独秀对孔子宗教观的认识

陈独秀声称他对孔教的批判是全盘性的,但在《孔子与中国》一文中明确提出要对孔子重新评定价值,并对孔子的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在现代知识的评定之下, 孔子有没有价值?我敢肯定说有。”他认为孔子的第一价值就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他从《论语》中列举了孔子重人事而远鬼神的例子,孔子对“与鬼神之果有或无,则视为不可知之事,而非所深究;
孔子之言天命,奶悬拟一道德上至高无上之鹄的,以制躬行,至于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则非所容心”。他之所以 肯定孔子对神的态度,是认为孔子的这一态度会对现代和未来有价值,值得发扬光大,因为孔子不信鬼神,重视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是科学的精神是与他所提倡的自主人格相符合的。

陈独秀从开始就反对孔教,但是他的见解往往出现矛盾,他并没有全盘否定孔子所有的学说,他认为孔子的价值就是非宗教迷信,他赞同孔子提出的重人事而远鬼神,这证明他对孔子宗教观是肯定的。

2、胡适对孔子宗教观的认识

胡适认为,孔子之后孔子和儒学家学说是以礼的推行和孝的宗教而影响社会的。自从孔子的“仁”的人生哲学变成“孝”的人生哲学,“孝的宗教”就出现了。胡适认为宗教之所以要人行善才造出鬼神,用来监督人们的行为。孔子的弟子不信鬼神,不用鬼神作为人生的制裁。但道德的监督却必不可少,于是他们就想到了父子天性上去了,他们开始推行孝,要求人人时刻都想到父母、唯恐对不住父母,决不能做出玷污父母的事。“所以儒家的父母便和别种宗教的上帝鬼神一般,也有制裁鼓励人生行为的效能”这样,孝道变成了宗教,因此胡适认为儒教是宗教。他举《祭义篇》中描写祭祀的心里说,提出儒家不是不信鬼神吗?但为什么有深信祭祀呢?“原来儒家虽不深信鬼神,却情愿自己造出鬼神来崇拜。例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他却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个‘如’字,写尽宗教的心理学。”

这显然是胡适从“孝”、“礼”的社会作用,判断孔子后儒家的人生哲学所具备的宗教。

3、梁漱溟对孔子的宗教观

梁漱溟在论述孔子的“仁的生活”时他认为孔子是从“如何”方面下手的,差不多是一种宗教。梁漱溟不认为宗教不是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他认为宗教只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梁指出,孔子并不是一种宗教,他与严格上的宗教还是有区别的,他们的相同点就在于对人生具有伟大的作用。两把孔子学说的“宗教作用”分为两条,一是对孝悌的提倡,二是对礼乐的事实。

梁漱溟也提倡孔教的孝悌,但他并不像胡适那样认为孝悌是一种外在力量,是一种神灵的威慑作用,他认为孝悌是一种内在力量的自我显现,孝悌不应该是一种被动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这种情感应该是从小培养的,人只有先对父母孝然后才能对别人孝,而不是相反的。梁说:“只须培养得这一点孝悌的本能,则其对于社会、世界、人类、都不比教他什么规矩,自然没有不好的了。要想使社会没有那种暴慢乖戾之气,人人有一种温情的态度,自不能不先从家庭说起,所以说:‘君子笃于情,则民兴于仁’。”所以梁是认为,孝是产生于人的自然感情,这是一种符合人正常感情的孝。

梁漱溟把孔子的礼乐看成一种内在的、主动的,是异于其他礼教的,他认为孔子的礼教有其特殊的形而上学之本,孔子的学说不仅以人为本,而且是从人真是的情感出发的。孔教不像一般的礼教那样荒谬,但却有所有宗教的效用,有其高明之处。

三、孔子宗教观对中国人的影响

通过前面对孔子宗教观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这些内容都对中国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一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是对“孝”的发扬;
第三是和谐思想。这三点从始至终都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些内容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和值得发扬的部分,所以从古至今他都对中国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知天天命是其学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当时能够对天命观认识的如此清晰的我想也只有他一人,在分析孔子宗教观这部分种我就已经说明了孔子知天命的含义,他认为知天命就是把自己生死都交于天,人都会死的,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奉天命而死又有什么遗憾!但当我们还活着时,我们要好好把握,彰显自己的能力,努力的使自己过好会对社会有一定的贡献。苏格拉底有一句话的说得很好,其大致意思是,人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追求快乐,而追求快乐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对他人有作用。所以孔子的天命观对我们现代人有巨大的意义,他教会我们要以人为本,在但当今社会许多人都以此为信条,有许多的企业家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达到了辉煌,他们不仅是因为自身的努力,他们在用人时也是很注重以人为本的。例如:台湾地区著名的企业家蔡万霖有一句名言:“才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聚”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蔡万霖为霖园一个经营口号:“人人都能成为小富翁。”明白的告诉大家,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成为大股东,获得更大的财富。正是因为蔡万霖看到要以人为本,了解大家所想的,他才会有今天的事业。还有李嘉诚在创业之初,便为自己定了一条必须遵循的经营法则:“江河不择细流,重视所有客户。”这也是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名字的由来。同时,李嘉诚在用人上也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唯才是举,不囿于家族朋友。李嘉诚的过人之处在于将“不择细流”的精神贯穿代企业的各个方面,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体系。这些大企业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孔子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不可分割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宗教观是深入中国人的思想的。

可见孔子对待天命的态度是积极的,孔子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但他并不认为就因此而一顺天命而放弃个人的作为。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一切都只是被动的等着天命的安排,放弃努力,就会不尽性达命,诸如从生命而言不能极寿,从事业而言不能使自己“从吾所好”,达不到人生的“乐”处。所以中国人一直都认可《周易》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事要有决心和恒心,为由具有此种精神才能尽人事,从而尽性达命,实现天赋我只使命。

魏征曾今说过:“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其意思就是说,将要行动之时,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只有做到了“知止”而行才算尽了人事,这就体现出了对沧桑负责的精神。

中华名族有很多的优良传统,孝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他甚至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标准,他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孔子作为一个重人事的大思想家,他对孝不仅很重视,而且它根据前人的思想加入自己的理解,产生了儒家的孝。之前所谈的关于鬼神和仁是我们就以已经可以看出孔子对孝的理解。在孔子之前,人们认为孝就是对祖先的祭祀和追远,当然祭祀也证明了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是有情感的但他们更看重人死后有知。孔子认为人们应该更看重对活着人的孝敬、关爱,不应该把这一切都放在人死之后,孔子之所以注重孝的祭祀他是从亲情伦理关系为出发点的。两千年前的孔子认为子女应该维护父母在家中的地位,在侍奉父母是如果他们有不对的要微言相劝,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时也不能顶撞父母还要恭敬的侍奉父母。虽然说当今是不可能做到像两千年前一样,但是这种影响依然很深,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中华儿女仍然坚持“百善孝为先”传统的理念。

子有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这就说明“孝养”和“孝敬”是有区别的,孝养只是满足了父母在物质上的需求而后者则是不但满足了对物质上的需求而且也满足了对父母在精神上的需求。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初期可能是人们把金钱看得太重,许多人认为只要在物质上供养好父母就算孝了,这就恰好说的是子贡问孔子孝中的实例。但随后人们也慢慢认识到这是错误的,人们开始重视对父母精神上的满足,法律中也有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对父母不仅要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也要满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否则就是犯法。人们开始开展一些一孝为主体的活动,例如:“写一份家书”、“‘感恩的心’的短信评比”、“感谢母爱电影周”等许多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使人们更加的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孝爱父母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就说2004年的“感动中国”中就有这样的例子。田世国捐自己的肾给母亲,随后播放的一些关于如何行孝的视频、图片中的种种孝行都震撼在场的嘉宾和同学,许多嘉宾和同学都情不自禁潸然泪下。这种把实例的孝行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是对“孝”的最好的诠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一直认为是孔子仁学的基础,长期以来,这句话备受人们的重视,父母之间的爱是出于一种真情实感的爱,是一种普遍道德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有超越了那种原始感情,比原始的感情更加充实,更加真实。孔子所提倡的孝道也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增长这就中时候就更需要我们中华民族所传承的良好的品德,因为一个国家不能只一味的发展经济,如果一味的发展经济会使国家变得空洞成为没有文化的躯壳,所我们国家不仅关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大力的发扬中华的传统美德。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篇第一·12》)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已经产生了应该怎样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有了该如何维持社会秩序的要求,由此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规定,这才会使人类走向了文明。其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礼恰恰成为了仁的具体体现。从有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的儒学对礼的认识,原始儒学认为礼的根本就是“和”,就是使人际关系一种理想的状态。“贵和”是儒家学说的一个基本的思想,不论是从个人、家庭还是天下来说事事都应该以“和”为基准。不论是在处理国内的问题还是在处理国际问题,我们都应该提倡“贵和”这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人类已经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大家事都是有目共睹的,假如在发生第三次大战那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孔子是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精神,这对可持续发展及改进人类生存方式具有特殊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我国也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的对待他人、群体和社会,消解人际群际之间的冲突,调整利益关系建立公平正义的原则。而且孔子提出的“和”对于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改进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不仅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世界的高度重视。瑞典科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在国际大会上也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是个很有远见的看法,它不仅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的关心,也代表了对孔子智慧的无限期许。

【篇二】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

、“三严三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查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学习、查摆、对照,认认真真“照镜子”,老老实实“正衣冠”,查找了自身差距和在“四风”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改正,现将整改落实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关于形式主义问题方面

在理论学习上,学习文件、学习领导讲话多,联系实际讨论较少,形式仍然比较单一、方法不够灵活,学习质量不够高。

2、关于官僚主义问题方面

深入班级师生次数仍然很少,了解师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做的仍然不够

3、关于享乐主义问题

思想上仍然存在“求稳不求进”倾向,满足于一般标准,满足于不出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4、关于奢靡之风的问题

离开办公室时仍然偶尔忘记关灯、忘记关饮水机,还有浪费水电及办公耗材的现象。

5、关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心学生实际问题不足,在校生中仍然有很多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查摆“不严不实”问题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我对照“三严三实”这面镜子,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全面细致地查摆了自身存在“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现对照检查如下:

1.在“修身”方面

  ⑴理论学习不够主动。

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有时紧时松现象,学习内容不全面、不系统,掌握的不透彻。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有时开党员会时会存在着急用先学、临时抱佛脚现象,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和韧劲。政治理论学习过多依赖学校党委安排的中心组集中学习培训,个人自学坚持不够,常常是党支部工作遇到困难,才急学现用、零敲碎打。

  ⑵联系群众不够紧密。

在实际工作中,有“接地气”不足的问题。自己和普通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比较少,对大家的情况了解很不全面,自己也很少主动和大家电话交流,真正潜心深入调查研究的少、走过程的多,就事论事多、解决问题少。平时只抓好党支部和学生工作,很少与教研室老师坐下来交流思想感情,对同事了解不够深入,关心不够到位。

  ⑶艰苦奋斗精神懈怠。

有时候思想上存在“干累了、歇一歇”的懒惰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思想,“享受一天是一天”的庸俗思想,吃苦奉献意识有所淡化。在工作上用的心思不多、想的办法不多,常常安于现状,缺少谋划,整体工作无特色、缺少亮点。对同志要求不严格,发现问题有时听之任之,睁只眼闭只眼,求稳怕乱,“好人”思想严重。

  ⑷创先争优动力不足。

自己认为只要把所承担任务完成就好,创先争优的动力不足、干劲不大。平时总觉得工作干得不错,都已经完成了任务,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旧观点思考新问题、用过时的经验来指导新工作,思想懒惰、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工作按部就班,走一步看一步,缺乏捷足先登的创业精神。

2.在“用权”方面

思想认识方面还有不足。工作时间长了,对自我要求有所放松,思想深处有疲态和懈怠情绪,对个人修养特别是世界观、权力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缺乏动力。再者,思想根源认为自己谈不上有多大的权力,也没有什么权利,只是为大家服务,对如何严以用权、秉公用权缺乏深入思考,难以做到内化于心,在行动上也就满足于一般化,缺乏高标准严要求。

3.在“律己”方面

在政治纪律方面,认为听党话,跟党走就是讲政治,在和人闲谈中,对社会上一些消极言论不能完全抵制,有人发表对党不满言论,自己虽然不满,但是为了顾及关系采取了沉默。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与党总支副书记的身份格格不入。

4.在“谋事”方面

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不善于思考、动脑,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缺乏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比如发新闻、写总结等,会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方法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逃避的倾向,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5.在“创业”方面

在创业方面,个人认为自己闯劲儿不足,开发新领域的能动性不够。在工作中,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按学校总体规划来安排自身工作,创新能力不够。有时工作标准不高,缺乏竞争意识,在各系都承办各类艺术月活动时,认为只要学生努力了,取得怎样的名次不那么重要,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拿不出实招硬招,创不出特色亮点。

6.在“做人”方面

在为人处事方面,我缺少加强沟通的有效方法,不能够灵活的带动周围的同志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来。本人性格比较中庸,不愿伤害到任何人的自尊心,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犹豫不决的情况,最后使事情变得复杂。希望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有主见、果断处理各种事情,多向周围的老师和书中的老师学习、多在工作中历练,提高自身修养弥补性格不足。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分析

1.理想信念有所滑坡。

各种“不严不实”问题产生的原因,说到底是理想信念有所滑坡、政治信仰有所动摇。自己对于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态度上是自觉的,认识上是一贯的。但实事求是来讲,随着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自觉不自觉的习惯了舒适的太平日子,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有过迷茫,学习浅尝辄止,不细研深读,自我反省少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放松了,时间精力投入不够,办法手段不多,坚持得不够好,造成思想滑坡、信念动摇。

2.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作学生工作,深入教研室了解教师的意见少,时间长了,对群众就疏远了,感情也就淡化了,久而久之,滋生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不良情绪,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工作中部门利益、自身利益考虑多了、群众利益考虑少了,甚至有时只考虑个人的进步,追求领导满意,忽略群众感受,没有把“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基础打牢。

3.道德修养有所松懈。

对照“修身不严”的主要表现,自己在修身律己上要求过宽、过软,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做得不够。工作中总按经验办事,不敢突破“惯例”,怕动脑筋,怕伤感情,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自我要求有所降低。

认为自己工作也十多年,经过多岗位的磨练,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常常不自觉地满足于这些积累与经验,对持续不断地自我提高重视不够。尽管在大事大非、重大问题上,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是鲜明的,但在一些具体制度的执行上,遵守纪律看风向、随大流,没有定力。

三、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强化理论武装,提高自身素养。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切实向先进典型学习,对照“三严三实”,学习焦裕禄、牛玉儒、杨善洲精神,牢固树立坚定的信念、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

2.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政准则》,把握大节,注重小节,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3.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时刻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作风上,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要尽职尽责,积极工作。善于从全局高度审时度势,善于把握客观规律推进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

4.规范自身言行,加强道德修养。

要以党章为依据,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进行必要的约束,做到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始终加强道德修养,正派做人,勤恳为官,追求高尚,远离低俗;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原则,处事公正;
坚持情趣健康,洁身自好,不为物欲所惑,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经得住考验。

5.严守政治纪律,对党忠诚老实,时刻不做违反党的原则的事,要对组织时刻有敬畏之心,做到言有所戒、心有所忌、行有所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总之,自己今后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

李维汉的宗教观

  *导读:今年是李维汉诞辰110周年。李维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卓越领导人和著名理论家,留下……

  今年是李维汉诞辰110周年。李维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卓越领导人和著名理论家,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集中论述了他的宗教观,以表达对他的纪念。
  李维汉的宗教观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涉及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以及正确处理新中国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李维汉的宗教观不仅集中代表了那个时期党对宗教问题的认识,而且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问题
  *宗教:不仅是信仰和意识形态,它还表现为宗教徒的活动,表现为规章制度
  早在1940年李维汉就以伊斯兰教为例,认为宗教绝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制度。1958年,他在回族伊斯兰教问题座谈会上讲话涉及到宗教需要不需要管理的时候指出:对宗教,我们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宗教信仰自由问题;
一个是宗教制度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信仰,都有一定的表现形式。这个形式常常是通过规章制度表现出来。宗教信仰和宗教制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会有一种宗教信仰,连一点规章制度都没有。1980年,他在概括自己宗教观的时候,又明确指出:宗教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宗教活动场所。
  *宗教产生发展的根源: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社会的变化决定宗教的变化
  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是宗教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宗教神学家们将神确定为宗教的神圣来源,唯心主义哲学家又往往将某种抽象的、绝对的观念作为宗教的来源,或断言人天生就具有信仰宗教的天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则认为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只有到现实的社会矛盾中才能找到宗教最深刻的根源。
  在宗教根源问题上,李维汉指出:人所以信仰宗教,首先就是由于对自然界的力量不了解,控制不住,感到恐惧,认为有神在支配着,企图用祈求的办法,让神来帮助他们消灾免难,于是宗教就产生了。所以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远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宗教信仰。后来到了阶级社会,又出现了一个社会的力量。人们对这种社会的力量也如同对自然界的力量一样不了解,认为不能抵抗,同样企图依靠神来帮助他们。加上剥削阶级的利用,宗教就更加发展了。宗教、有神论,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的无知和无能的反映,是这种无知和无能的最消极的反映形式。在阶级社会中,每一种宗教的变化都是由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来决定的。李维汉还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根源。他指出:现在,由于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作为宗教根源的阶级压迫,已经基本消灭了。那么,宗教迷信是否就可以很快消灭,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就不再需要了呢?不是的。我们必须看到,国内阶级斗争还存在,国外帝国主义还在威胁着我们。同时,我们的社会生产力还很低,控制自然的能力还很差。因此,宗教迷信仍然有深刻的根源。在这里,他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生产力依然落后,控制自然的能力还很差,是宗教得以长期存在的深刻根源之一,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宗教的社会作用:积极和消极的二重性
  李维汉结合中国宗教的实际,认为宗教在历史上起过积极和消极的二重作用。他指出:我国的几种宗教,在历史上也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不同程度上,为剥削阶级和中外反动派所控制,他们利用宗教作外衣,以达到他们反动的政治目的,但是甘心充当反动工具的,始终是少数,大多数宗教徒确是纯朴的,有爱国心的。另一种情况,是为一部分少数民族和一部分被压迫人民奉为团结反抗的纽带,这在近代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的例子。如义和团、太平天国、白莲教等。西藏人民在历史上的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斗争,宗教也是起了作用的。这里,有多少革命性?那是另外的问题。就是在这些斗争当中,也不是没有反动分子。总之,宗教界的情况极其复杂,我们对每一种宗教都应当详为了解,加以分析,不可简单从事。对于宗教是剥削阶级和反动统治的工具这句话,应当历史地有区别地来看,不可笼统地看。因为在历史上宗教也曾为某一进步阶级的意志提供过思想体系的外衣,或者为某一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奉为团结反抗的纽带,应当看到这一点。还应当区别广大虔诚的宗教徒和少数反动的宗教败类。这种区别,是任何民族和任何社会都客观存在的,不会都是反动的。这从政治上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别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社会作用,李维汉从宗教人士和宗教的有神论两方面加以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宗教界人士、宗教工作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宗教,它的教义,则是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同马列主义、唯物论是根本对立的。
  *中国宗教的国情特点:五性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面临着处理宗教问题的新的社会条件。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的宗教国情,是解决好宗教问题的前提。对此,李维汉对中国宗教国情的特点进行了理论概括,即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总结党的少数民族工作。在李维汉主持下,中央统战部为党中央起草了题为《关于过去几年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的报告。这个报告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得到毛主席高度评价并转发全党,报告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若干地方的若干同志,就是因为不了解上述的少数民族宗教的长期性、民族性、国际性,因而发生了急躁冒进的错误。这样做,不仅没有消灭或削弱宗教,反而使当地少数民族感觉到宗教情感受到压抑,因而更加巩固了宗教信仰。这段话实际是宗教五性说的雏形。
  后来,李维汉在他的著述中对宗教五性论又多次作了论述。1957年,在第七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他发言指出: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必然性的认识和能力随着人类实践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增加。社会剥削的消灭,生产力的彻底解放和高度发展,科学和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广泛普及,最后要导致广大人民解除有神论和宗教信仰的束缚。但是,这要经过一个很长时期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这样,宗教就有了它的群众性和长期性。在我国,一部分宗教又带有民族性和国际性。宗教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既广且深,它影响到民族关系,有的还影响到国际关系,所以我们要做宗教界的统战工作。有些人不懂这一点。他们看不见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它的长期性,他们只看见宗教是迷信,是鸦片烟。因此,他们不允许人们自由信仰,用行政手段禁止这种精神鸦片,甚至采取粗暴的手段。他们不懂得:允许自由信仰,正是为了在政治上团结宗教徒,争取宗教影响下的群众和广大人民一道,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了在长期内逐渐地消灭宗教的根源。允许这个消极方面的自由,是为了达到积极的目的。这些问题,要在道理上讲透,在政策上作妥当处理。

【篇四】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

宗教观

马克思的宗教观始于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虽然认识到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用人的本质的异化来解释宗教的神灵,但他试图用“爱”来消除人的异化,把神圣天国中的上帝祛除后又重新在大众间重塑了一个抽象的“人”的宗教。在这里,马克思的宗教观趋于成熟,发生质的改变,宗教观“的目标将是改变行为而不只是改变信念,是改变世界而不只是重新解释它”。〔1〕(P245)马克思把批判的着眼点建立在现实关系的人之上。

作为阶级性的宗教观。马克思认为,宗教从来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奴役被统治阶层的工具,带有浓厚政治色彩。马克思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控制的工具,因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而危害性巨大。“宗教从一开始就是超验性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从现实的力量中产生的”。〔2〕(P135)至于宗教这种“意识本身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这是完全无关紧要的”。〔2〕(P83)它是政治批判、社会批判的最有力的匕首。

生活化的宗教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构件,宗教发端于、发展于生活,与生活意境紧密相连。生活是宗教的孵化器,离开生活现实,宗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挖掘出宗教与大众生活的关联,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宗教生存的土壤——当时德国黑暗的政治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水深火热,从单纯的宗教批判转向直插生活内核。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P92)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批判、消解直至解决离不开活生生的现实。任何否认生活、认为宗教只是单纯的精神活动无异于作茧自缚,不可能真正解决德国当时的问题,更谈不上“解放”人、“解放”全人类。掩盖宗教的生活本质,其实质是否认宗教的阶级性和生成观,漠视生活主体。

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科学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取得的成绩和局限性,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第一,第四条中“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异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他的世俗基础。”马克思科学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的正确方面: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从而否定了上帝和宗教世界的存在,这是费尔巴哈的一大功绩。
第二,费尔巴哈在揭露了宗教的神秘外衣以后,就以为批判宗教的任务完成了。但他并没有真正把宗教批倒,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工作只做了个开头。(第七条)“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进一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
第三,马克思指出了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革命实践改造阶级社会。(第四条)“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产生是由于社会分裂为阶级的缘故,为了消灭宗教,首先应当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才是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

【篇五】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思想后,结合本人的实际,认真分析,深刻剖析了本人在民族宗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问题及原因进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现形成以下对照检查材料:

  一、存在问题:

  1、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宗教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团结信教群众,敌对势力也在争夺信教群众,试图把其变为同党和政府对抗的力量。因此,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作为一名党员,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信教群众尤为重要。此项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薄弱点。

  2、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最大限度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此方面,本人尚不能很好很透彻的理解党的宗教政策,对一些宗教思想、正确的民族风俗和宗教极端思想不能清楚区分,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宗教政策的积极作用。

  3、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宗教发展,用中华优秀文化涵养我国宗教文化。自觉抵御境外渗透,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影响。在此方面,作为党员,对一些信教群众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信教群众不能正确理解现阶段我国宗教中国化得正确涵义。

  4、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需要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注意划清宗教与非宗教的界限,并非涉及宗教的都是宗教问题,不能把宗教问题泛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平时忙于业务工作,对于宗教工作法治化方面的知识学习的还不够。

  二、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1、加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加强党性修养,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并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

  2、深入群众中,积极宣传我国民族宗教工作的政策,团结信教群众,积极与之谈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教会信教群众识别宗教极端思想,抵御境外渗透。

  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做坚定的无神论者,不参加宗教活动,正确区分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加强学习宗教工作法治化方面的知识。

  按照教育工委《关于召开不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以及支部关于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安排,我就个人查找的问题对照检查如下,请同志们评议。

  一、个人对信仰宗教的认识

  我认为,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绝不能信仰宗教,这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本人在对待信仰的问题上,坚决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我坚持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价值导向,坚持不信教不参教,从心底里把不信仰任何宗教当成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自查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够“实”。虽然坚持了周例会学习制度,但往往是组织安排什么就学什么,学习方法多停留在听听传达的文件、读报纸上,没有系统深入学习关于党员政治素养、宗教政治理论、民族工作政策方针等,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习笔记记得少,学习深度不够,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

  (二)要求自己不够“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认为在对党的信仰立场坚定,对宗教信仰、封建迷信是抵制的。但对照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的行为表现,意识到自己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意识不够强、要求不够严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以前旅游景点时,有随众心里,大家都烧柱香,自己也跟着烧柱香、拜个佛;二是带上家人、约上好友凑热闹赶过大佛殿庙会、茶坊庙、大佛寺庙会;三是亲友婚丧嫁娶,也偶尔参加过介于风俗习惯和封建迷行活动之间的祭拜、吊唁等。现在想来,以前的这些不以为然的行为,确实与党员身份格格不入,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三)党员先锋作用不够“好”。平时认为,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坚定的,自己做到不信教不参教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就行了。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上的不以为然促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未能与时俱进,未能时刻保鲜,社会上各种层出的宗教活动,网上传播的封建迷信活动,总认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党员,没有做到以党员的身份,发挥引导、宣传作用,把自己混同为普通群众,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落实整治工作不够“深”。按照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认识到自己在整治工作中,没有在结合实际工作上下功夫,比如把整治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了解帮扶对象是否是党员、是否信仰宗教等,了解科室其他干部职工或者亲属,有没有信教参教等等,间接也反应了我对全面协调开展工作的不足,在工作中缺乏综合性、统筹性考虑。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以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剖析其产生根源,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从根子深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性修养弱化。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坚决做到保持政治清醒,但打心底还认为“党性”看不见、摸不到,党性修养强不强,跟工作的好坏没有多大关系,总是把党性修养、品德修养更多地放在口号上,以具体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重前者轻后者,没有严格要求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也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自律上。个人对“三观”的改造缺乏自觉性,没有与时俱进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改造来提高党性修养,时间久了,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党性的锻炼,进而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减弱了。

  (二)理想信念不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上的不以为然,促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未能与时俱进。久而久之,自己对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等新媒体上的不良信息见怪不怪,甚至对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无动于衷,对一些宗教活动、封建迷行思想也从最初的不斗争,慢慢演变成了不反对、进而视而不见,精神之钙逐步流失,逐渐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方面的重视,放松了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忽视了一些小节和细节上的自律和担当,片面的认为整治工作是“组织”的事,自己管好自己就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是由于自己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严以律己上的时紧时松,使自我满足的心态常常趋于主导地位,自律能力慢慢退化,对社会各种思潮的鉴别力有所下降,进而面对困难问题,没有很好的针对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以至于工作中表现出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

  四、下一步改进方向

  通过认真对照检查,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系统、全面、融会贯通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等。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创新大胆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开创工作新局面。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科室业务和人员的管理,无论是业务上还是思想上都要做到悉心关心和指导,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把握在新形势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灵活性。在具体工作中,团结干事,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工作氛围。切实把遵规守纪和解决困难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工作的落实,把各项工作往深做,往实做,往细做。

  (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刻刻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不受任何宗教迷惑,自觉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宣传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进一步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严格要求家人做到不信教不参教,不组织、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推荐访问:对照 检查 民族宗教 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 民族宗教观对照检查材料 民族精神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