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两个结合”——在全市文化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发言(202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两个结合”——在全市文化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发言(2024年),供大家参考。

2024年度“两个结合”——在全市文化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发言(2024年)

在全市文化发展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尤其是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对我们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两个结合”存在彼此契合的前提、互相成就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讲信修睦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一契合性为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两个结合”创造了根本思想前提。

“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推进“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的实际结果是彼此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结果,让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二、“两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总书记所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只有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才能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保持其生命力和先进性,就必须不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这一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主体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某某某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以全新的理论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期间,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四、“两个结合”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空间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党的发展历史表明,我们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途径,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两个结合”——在全市文化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文化发展 研讨会上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