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及运用

摘 要 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每个英语教师面临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多年听课所得,分析如何在“三步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一直使用这样的标配模式:教授新单词→讲解课文→分析语言点→进行相关巩固练习。这造成了学生对阅读课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内在学习动力,语言应用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标和教材的编写者们在引导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新版牛津英语初中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重组了文本,意在通过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材料,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阅读对话和探讨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这种教材编排形式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将阅读教学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建构一种开放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通常,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分为三大步: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阶段的特色,灵活创设恰当的情境以改善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Pre-reading——以情激趣,初探文意

Pre-reading部分是阅读教学的预热阶段,该阶段可以做一些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趣味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学生自然地进入阅读主题。

案例1:笔者在教授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上)“Unit Three Teenage Problems Reading”时,并没有直接带领学生进入到教材内容的学习当中,而是在开始课程之前,给学生们简单介绍了伴随自己成长的一部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 :When I were your age, the TV play was very popular. It is about the life of the Seavers. It talked about three children(Mike, Carol and Ben) encountered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ir life and how their parents help them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The TV play is very humorous, and w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it. 学生们的兴趣被这个话题调动了起来,看过这部剧的同学很显然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劲儿,急于想要谈谈自己的感受。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又编拟了一段一个叫作刘丹的中学生的自述:Hello, I am Liu Dan.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Suzhou. I have a problem , I am always worried about exams, my parents care only about marks after exams. In order to let me get high marks, they always tell me I should do this, and should not do that. It sometimes makes me angry. I don’t know if they had the same problem when they were my age long ago. They are not so friendly in my eyes. Do you have the same problem ? 以此引出课题,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于是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习阅读与材料有关的词汇,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氛围营造之后,接下来的阅读活动非常顺畅,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认真投入地阅读。

当然Pre-reading是以唤起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它并不是阅读的主体,因此在该部分创设情境应该短小、精彩。教师不要本末倒置,否则再华丽的导入也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二、While-reading——以境质疑,掌握大意

在整个英语阅读教学中,“读中活动”是核心部分。在该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教他们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来理解文本大意,获取文本信息。这一阶段在经过了Pre-reading的铺垫后,學生已经对课文的相关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为顺利阅读打下了基础。当然,在While-reading部分,教师需要继续创设情境,但是这时的情境应侧重于质疑,通过质疑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并在一步步质疑的过程中理清文章主线,化解阅读难点,强调阅读重点,使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案例2:某位教师执教的八(下)“Unit Seven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Reading”的一节公开课。在While-reading部分设计了以下四个任务:

Task 1: Fast Reading

首先,执教教师要求学生带着两个问题(Q1:Why do ORBIS doctors work on the plane instead of working in hospital? Q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job?)来快速阅读全文。接着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一系列的话题,部分话题是文中涉及的,例如:facts about blindness, ORBIS and ORBIS doctor’s work and Doctors’ feeling and hope,还有部分话题是文中未曾提及的,要求学生通过skipping(跳读), skimming(略读)和scanning(细读)迅速找出文中提到的话题。这一任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3S阅读技巧”,并让学生对文本大意和文章结构有初步了解。

Task 2:Detailed Reading

这一部分执教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文章的三部分内容:

Part1:facts about blindness, use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to help the Students look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Part2: ORBIS and ORBIS doctors’ work, students are asked to fill in a well-designed flow chart.

Part3: doctors’ feeling and hope, use “Wh-question” for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 right answers.

这些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能使用恰当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来搜集、归纳和整理文本信息,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全面的了解。

Task 3: Consolidation

执教教师采用了“task-based cloze test”的形式,通过填空和检查答案两种阅读形式, 使学生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之后的输出作铺垫。

Task 4:A Game

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Three seconds to be blind”(让学生闭上眼睛,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语文书)的游戏。当然,看似简单的指令,对学生们来说完成得并不顺利,之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这三秒钟作为一名“盲人”的感受,学生们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了亲身体验,自然有话可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执教教师设计的这个游戏非常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盲人的不易,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理解和尊重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While-reading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并且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提出的问题要能帮助学生纵观全文,获取对语篇的完整印象。同时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使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不断得到训练和提升。

三、Post-reading——拓展情境,促進内化

Post-reading是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它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在阅读过程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见解来充实文本内容,拓宽文本情境,使阅读内容真正得到内化和吸收。

案例3:以笔者听过的一堂公开课为例,在牛津英语七(下)“Unit Six Down the Rabbit Hole”这一课中,执教教师在设计Post-reading环节时,不是单纯地设计一些与语篇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而是创设了以下情境:When Alice jumped down the hole, she found there were two of her friends in the hall, too. Work in a group of three. Make a conversation to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How did you come to the hall?

2. What did you see on the way?

3. How did you feel about it?

4. What did all of you want to do next?

You can even think about how they went through the door and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ed in the lovely garden.

以此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事实也证明,学生们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各个兴致盎然,各抒己见,很多同学能结合新授内容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这不仅实现了信息的交流,还实现了情感的互动。

当然,Post-reading所创设的情境必须紧扣阅读材料,为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服务。而且话题要适当拓展延伸,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开放性,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讨论表达的欲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总之,Pre-reading是前提和基础,有效的读前准备能够为之后的阅读打下基础;While-reading是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关键;而Post-reading是升华,它可以检验阅读教学的成果,强化学生的阅读技能。因此,在这三个阶段,都要求教师能够围绕主题,充分挖掘恰当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创设与学生学习内容、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丰富自身的积累,感悟语言的魅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水平。

(作者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二中教师)

【参考文献】

[1]葛文山.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切入点[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01).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4(1):51-58.

[3]章德贤.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学时空,2011(12).

推荐访问:创设 情境 浅谈 初中英语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