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法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法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黄勇樽

[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的实质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究讨论法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讨论法;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9—0008—04

应对新课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堂教学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需要围绕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精神进行很多方面的探究。如何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运用讨论法进行探究,以企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1 运用讨论法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1.1 讨论法含义

至今,理论界对讨论法的定义还没有定论,但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讨论法是一种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高师生的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高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独立思维能力、言态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高师生灵活的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讨论法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体。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主要指高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以高师生为主体,高师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认识的机器”,让高师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注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如何“学”为出发点。在讨论中,教师着重于启发高师生的思维,引导高师生思考,让高师生参与教学;在独立思考、自己探讨、自我教育的基础上,互相交流,相互沟通,互通有无,培养高师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的探讨和创新能力,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体验成功喜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位名人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后,每人能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后,每人就有两个思想或者有更新的思想出现。”

2 讨论法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的活力所在

讨论法能调动高师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高师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高师生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为高师生在学习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创设条件,极大满足高师生心理需要。而这些正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要求。赞可夫曾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高师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高师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所以,要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讨论法不可缺少。独具魅力。

3 在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中如何运用讨论法

3.1 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1)教师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教师的准备是多方面的,从备课、备高师生,教学辅助资料的搜集、准备,到教学设计,特别是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一而足。但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讨论法,作为教师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新的飞跃,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而且高师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其要求教师不但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学习,而且还要注意广泛涉猎学科以外的多种学科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次,教师要深究讨论问题的实质。教师在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学大纲精神实质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思维敏锐性,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在具体环境中体察高师生的思想动态,为设计紧扣基础教育改革的讨论主题打基础。

最后,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干部,让其充当教师主导角色,去组织讨论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中师课堂教学的师范性,既锻炼了高师生,又贴近高师生实际。

(2)高师生的准备

高师生课前预习时讨论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教改的最终目的不外乎在四十五分钟里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不仅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要求教师课前布置高师生预习,甚至拿出预习提纲,使高师生在通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思想、理论、实例的准备,不至于预习走过场,心中无底,面对明天的讨论题茫然无措。

3.2 选好讨论题目

我们在运用讨论法时,有时很成功,有时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冷场或跑题,部分高师生在课堂上被动参与,更不主动思考发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那就必须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高师生无所顾忌,大胆地参与。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马喝水。”不管是冷场或跑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讨论主题的选择有关。

如何选好讨论题目?

首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与中小学教学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教师既要把握教材与高师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和焦点、中学生或高师生生活中的难点问题来选题。只有这样,高师生才能主动参与或发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给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其次,难易适度。不要选得太深,或者联系实际的面太广,这样高师生无从说起,易于冷场;而太简单了,三言两语说完,也没意思。再次,要有时代感,如“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困境”等,并且尽可能使用现代媒体使具体素材形象、直观。内容和形式的新鲜性,能极大的吸引高师生进入讨论的情境。

3.3 加强对讨论的控制和引导

(1)教师点明题目,分析说明题目,使讨论有个良好的开端。在学习“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已有学习方法,将来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展开讨论,教师说明要求,甚至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2)教师要正确引导,内心疏导、分析、综合,把高师生大量丰富的材料加工,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在讨论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准备充分的高师生积极发言,要给予表扬:对于被动参与的高师生,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其思考发言,同时多给予鼓励。出现冷场时,教师要及时提示。在教学中我曾用毛泽东的话来鼓励、诱导高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

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通,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3)把握讨论方向。教师要抓住主题中心,把握好讨论方向。一旦发现偏离方向,要及时纠正。例如,在讨论中高师生出现对立双方,有观点、意见的对立,可能发展到情绪的对立。教师要发挥主导型,既要让高师生海阔天空,各抒己见,也要让讨论具有针对性。

(4)做好讨论的总结。通过讨论,高师生对疑难问题统一到一个正确的认识上来后,需要教师作讨论总结。要善于发现讨论中高师生的思想火花来总结,每一次总结都是对高师生鼓励的最好时机。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进步,而高师生的每一步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对疑难问题或理论界还未有定论的,教师要尽力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许高师生保留意见,不要徒劳的把现有的一切看法强加于高师生身上。简洁、明快的总结,揭示、拓展每一问题的教育意义。

4 讨论法的类型及形式

4.1 课前预习,课上讨论

针对教材中有些内容较浅显,高师生也易于理解,或者是选修的内容,一般采用此种类型。在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时,课前布置高师生收集资料,课堂上开展讨论活动(分组讨论,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交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倡导拓展发言。如在给“教师”下定义时,36位学生有36种定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喜人情景,笔者认为:一是课前让高师生做了积极准备;二是讨论内容是高师生最关心的问题。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4.2 课中讨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三百名学生就会有三百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课堂上有时会碰上突发情况,而此种类型的讨论却能有效地解决它,对高师生进行职业规划,也是教学工作中一种有效补救措施。例如,在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这一问题时,通过学习,高师生虽然在理论上记住了一些观点,但并未全信,有的甚至还嘀咕:“思想政治学科有何功能?”笔者即抓住这一契机,让高师生讨论,并以高师生熟知的自然科学长知识,社会科学则长智慧作喻。比如同是太阳,地理学告诉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物理学告诉你,地球之所以绕太阳转,那是万有引力的缘故;数学告诉你如何计算太阳的运转轨迹;而哲学它告诉你,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相比其他学科所讲的道理,这真是一句“空话”,因为它一点实实在在的内容都没有。然而它又是一句最富哲理的话。其他学科只是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它们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哲学不光是介绍太阳,更是让人要相信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对前途充满信心,因而更具有普遍意义。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就是教会如何做人的学科,思想政治学科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引导者。

4.3 为巩固知识而讨论

此种类型的讨论,往往能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学习“说课的内容”时,为使高师生加深认识,我让高师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一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与说课的关系。这不仅加深了高师生对“说课的内容”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解,也把课堂教学推到极佳的情境。

4.4 为联系实际而讨论

此种类型的讨论,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得以发挥作用。有意识的根据高师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涉及中小学教学案例让高师生讨论,以澄清其疑难点,解决不管教师怎么讲都难以让高师生信服,就需要运用此种讨论。只要澄清了高师生对基础教育的片面认识,改变了其头脑中的思维定势,而且启迪、培养了高师生运用自己的知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使高师生更加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基础教育实际的相互结合。

5 反思

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改变了以往的“静听”教学,而且可以使高师生的思维在撞击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发展高师生的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讨论法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它是课堂教学既有由教师到高师生的信息传输,又有由高师生到教学的信息反馈,还有高师生与高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不仅变为多个思想,而且在交流碰撞中迸发出艳丽动人的火花,出现更新、更多的思想。这些思想,高师生是怎样形成的呢?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得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大多是人类已知的,而对于要接受这些知识的高师生来说,他们仍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如果他们单纯地、机械地记忆现成结论,重复别人的认识成果,那是很难获取科学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精神实质——人类一种人格化的活的观念和灵魂。

只有运用引导高师生循着人类已知认识的足迹,循着人类认知规律去思考、求索、交流,经历痛苦、焦虑、喜悦和惊动等情感交替变化,从而获得知识和信念的讨论方法,才能在课堂上真正把指导高师生获得知识结果和掌握学习过程的方法有机统一起来,以构建起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型教学。

[责编 吕行]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 学科 讨论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