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探讨

[摘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在构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关键词] 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 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15-0038-03

当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来解决“三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加之粮食稳步增产,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从长期看,政策增收因素将不明显,农产品价格也很难有较大涨幅,加之农资价格上涨加大生产成本,要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在构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发展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仍然是增加收入最现实的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关键一条就是要前瞻国内外市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园艺、水产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力发展名优特稀品种,努力改善农、畜、水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和产品科技附加值,促进农业向优质化、标准化、安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另一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农民高度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加之工农分离,一二三产业脱节,农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低,使得农民增收难度很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造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有利于开拓农产品市场,化解农民的市场风险,有利于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合,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农业产业化也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档次、富民强民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通过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水平

从目前农民收入的来源构成来看,不少地方非农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这说明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已从过去主要靠农业收入为主转向非农产业收入为主。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也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认真把握和顺应这一趋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开拓农民增收渠道上来,坚持走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离土不离乡”模式,即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但不离开家乡,实现产业转移和就地就近转移。有的在非农产业和农业之间徘徊,农闲季节就出去打工挣钱,农忙季节就回家忙种忙收,没有彻底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另一种是“离土又离乡”模式,即农村劳动力离开原居住地,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暂时或永久定居下来。对于第一种情况,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为此,今后应积极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模式,围绕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要把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城镇建设和壮大县域经济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第二种转移情况,关键是两条:一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进一步放宽和取消对进城农民的歧视性和限制性政策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对那些有相对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尽可能逐步纳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范畴,使其与城市居民一样都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就业技能和专长,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即便是就业的,其就业层次较低,多半是城市人不愿做的脏、累、差、待遇低、风险大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的就业门槛也随之增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培训机制,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力度,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技能上狠下功夫,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过去简单的数量输出向质量输出转变,由过去体能型、劳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

三、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维持合理的农资价格水平,切实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近几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造成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得到的政策性收入被增长的农资价格所冲抵,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据有关资料表明,2004年,饲料、幼禽家畜、化学肥料、农用机油的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4.3%、18.4%、17.1%和8%,农民人均农牧业生产费用支出比上年增加200多元。2005年以来,农用机油、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资价格仍保持增长势头,让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农资价格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市场上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尿素出口和国内需求抢夺有限资源;二是从2004年3月起农资生产企业13%的出口退税被取消;三是农资生产企业因煤、电、油等原材料、能源价格普遍上涨以及运费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涨价成本从原料生产商到农资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最后转嫁到最终消费的农民头上。因此,为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维持农资价格在一个合理水平,切实防止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对农民增长造成负面影响。首先,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密切关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从农民生产投入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以尽量减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不利影响,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成本和市场定价,减轻农产品流通环节。其次,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认真落实涉农生产资料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增加生产资料供应量,平抑市场价格。最后,建立淡季农资储备制度。从往年农资价格走势来看,基本是春耕春播时节上涨幅度最大,等春耕过后需求量大大减少时又处于小幅回落态势,所以一些农资经营企业要建立淡季农资储备制度,从各方面共同努力保障农民“节本增收”。

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补贴扶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任何国家都不例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积累了大量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继续完善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近几年,中央为加强“三农”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含金量之高、惠及面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广大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今后要继续完善这些政策,特别是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要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补贴水平,扩大补贴范围。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按照《农业法》的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级政府应当严格履行这一规定,保证预算支出,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制,最大程度地消除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府要建立统一的风险基金和农业保护价格制度,积极发展农业商业保险,引导、帮助、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的经营性保险。四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2006年,国家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走向了终结,广大农民欢呼雀跃。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目前,许多农业乡镇在税费改革后可用财力迅速减少,尽管国家加大了转移支付,但仍有不少乡村运转困难,这是造成搭车收费、变相收费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深入推进以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建立起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365万;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明显进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和工作的复杂性,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重点投向贫困村,重点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带动贫困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要严格资金管理,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针对目前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特别是对于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要以村为单位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一次规划、整村推进。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对低收入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开辟增收渠道,减少和防止返贫。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扶贫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必须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特别是要引导和调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名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帮扶,支持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

六、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附加值不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农”战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长远来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必须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创新体制和机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科研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农业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要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二是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等“三大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要彻底解决先进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的对接问题,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科技培训工作。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旧,种养方式落后,是影响农民增收难的内在制约因素。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必须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开阔农民视野、转变观念上下工夫。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

责任编辑 刘学侠

推荐访问: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构建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