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更具包容性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理论

摘 要:西方城市化理论经历了从强调区域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从重经济产业到重生态与人文宜居环境的转变过程。中国城镇化正在加速,城镇化理论也在从一元城市论走向多元城市论,由结构二元、空间区位到全域理论、去极化理论,从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到市场导向、主体多元推进,由“生产性发展”理念向“生活性幸福”理念转向,城市化路径也在相应调整。这样就引发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新议题:理念上确立“多元、复合、容纳”思想,目标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与幸福”,在城镇化路径上,建立“市场主导、政府规划与监督、社会参与、成果分享、责任追究”机制,走“全域、去极化、城乡统筹,多梯度复合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市化理论;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多元复合;梯度型城镇体系

作者简介:李 斌,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区研究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3)

毛鹏飞,中南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3)

福柯(1986)?譹?訛注意到,在对待时间与空间议题上,哲学认识论存在扭曲现象:时间往往被视为动力、过程、运动、发展、辩证等元素,而空间则被视为固定、死亡、外在于社会环境的要素。如此说来,城市化实践与理论构成了对本体论空间观的超越。马克思指出,社会整体变迁意义上的进步莫过于城市社会取代农业社会?譺?訛。从表面动态过程考察,城市化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集中,城市空间扩大的过程?譻?訛。深层结构呈现的则是城镇体系与农村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城镇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社会生态的改变、建筑环境的改变和城镇生活的本质变化?譼?訛。毋容置疑,由于工业化、商业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城市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城市化的研究自然也就成为中外学术界的主要议题。

一、城市化理论及其要点

1. 以“空间”为核心的城市化理论

有学者从政治哲学视角将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理论梳理成三大类:第一类城市化理论遵循自然演化规律,探究城市的自我成长与演化以及城市权力的集中过程;第二类城市化理论根源于新自由主义,强調城市的多中心与地方分权;第三类根源于新地方主义理论,这一派学者相信,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要有利于城市团结,城市的权力结构需要适宜于城市新的社会、经济、空间与全球秩序?譽?訛。也有人从城市化的动力与城市结构变迁视角将城市化理论做了归类?譾?訛,指出人口理论、政治经济理论、城市偏好理论?讁?訛是解释与展望城市化的三条路径,其共同特点是在相关政策中凸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地理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因为流动而导致的机会差异,差异的存在与消除构成城市化的可能空间?譿?訛?讀?訛。

由于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涉及空间变动,因此,空间议题一直是城市化理论的核心。相关理论更是丰富异常,我们大致可以将之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区位理论。区域理论强调不同区位空间的生产要素之间交换会产生重要价值,要素在空间上集聚也会产生效益,处于中心区位的空间会因为要素集聚获得挤压性发展优势。区位理论经历了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再到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古典区位理论重视“成本”,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讁?訛和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輥?輮?訛是其代表;近代区位理论强调“市场”,其代表是奥古斯特·勒施的市场区位理论?輥?輯?訛;现代区位理论则在专注总体经济结构转变的同时也考虑到人及其行为的影响,其关注范围还在拓展。区位理论强调“集聚”思想,认为经济集聚会导致财富增加,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与生活上的相邻会带来经济利益。集聚会导致劳动分工更多更仔细,商品快速增加、劳务与信息的交流机会,这又进而激发财富投资住房、设备与基础设施,雇佣更多劳动,转而又引发更大规模集聚,更多的财富对基础设施与技术做更多投入,继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化?輥?輰?訛,以致投资技术与基础设施逐步演变为城市的基本功能。第二类为结构转换理论。这一理论路径从二元结构分裂与融合视角来分析人口迁移,认为人口迁移会导致城乡融合。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因为收入差异,农业部门会有大量劳动力涌入到工业部门?輥?輱?訛,人口流动会促使农村收入和城市收入趋向一致,城乡差别慢慢消失,城市化得以完成。摩尔的接纳理论(Reception Theory)注意到城市中的人们活动时选择的路径及其见闻,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通过日常活动、特定仪式等,对建筑环境的经验与共有的意识?輥?輲?訛。英国的哈维?輥?輳?訛和美国的麦纽尔·卡斯泰尔?輥?輴?訛,麦吉?輥?輵?訛等学者认为,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克拉克还提出“城市世界”概念,认为整个世界正在变成城市地区?輥?輶?訛。金斯等人于20世纪后期系统分析了中国、印度、巴西、印尼等人口大国的城市化,指出城乡结构的融合趋势?輥?輷?訛。第三类为空间非均衡发展理论。这类理论从区域发展、空间过程与区域结构变迁展开研究。我们知道,“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并且已经有比较多的理论?輦?輮?訛。这些理论在“分化”与“均衡”两种不同的方向上发展,分析可能的结局。前者由于“中心区”效应、回流效应、极化效应等作用,经济发展效率会高些。但是,分化、不平衡现象会很突出;后者由于“外围区”效应、扩散效应、涓滴效应的存在,均衡发展的可能性增加,而效率则可能降低。这派学者相信,随着发展的推进,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因此,非均衡化理论暗含了“美好图景”可能会实现。第四类为协调基础上的有机疏散理论。这一理论将主要精力放置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代表性理论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论、恩维(Unwin)的卫星城市论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等。霍华德指出理想城市应该是“田园城市”?輦?輯?訛,集城市和乡村优点于一身。恩维针对中心大城市内部,人口与工业过于拥挤等问题,提出了卫星城设想,试图通过卫星城市的设置来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中心城市过度膨胀问题?輦?輰?訛。我们注意到,“卫星城”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经历了卧城、半独立的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新城)三个阶段。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輦?輱?訛基于两个空间布局原则:集中安排城市居民个人日常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分散安排居民不经常的“偶然活动”场所。城市努力将前者的交通量减到最低,或采用步行;而将偶然活动区域安排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让城市居民使用较高速的交通工具实现迅速往返。沙里宁认为如此安排与配合可以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另外,哈格斯特朗?輦?輲?訛、佩鲁?輦?輳?訛、弗里德曼?輦?輴?訛等也有类似理论观点。

推荐访问:包容性 更具 城镇化 走向 理论